原版回顾  |  产品目录  |  公司图库  |  电子样本
新一轮巨额投资水泥业受益最大
2008/11/19 11:27:26
                                                                  新一轮巨额投资水泥业受益最大
      2008年,中国困难重重,一如十年前的1998年,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挑战与机遇从来都是相伴,在这危难时刻,中国政府宣布重启积极的财政政策,并推出4万亿投资刺激经济的计划。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往往有立竿见影之效。1998年7月中旬,中国政府推出积极的财政政策,经济增速当年三季度开始稳步回升,最终成功战胜亚洲金融危机。因此,十年之后,中国政府重启积极的财政政策令世人期待。
 当然,简单依此类推,结论并不会令人信服,因为与1998年相比,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结构,十年后的今天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利的情况是,现今中国外向经济拉动程度远高于1998年,仅此而言,本轮经济危机对中国所造成的冲击可能要大于以往。但是,在更严峻的挑战面前,我们战胜危机的决心和信心并没有因此而减弱。
 
    在4万亿元的巨额投资计划中,建材行业无疑成为受益最为直接的行业,建材板块连日强势翻红,显示出市场强劲的心理预期。巨额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拉动对建材的需求,建材市场的景气度将快速提升。
十大扩大内需措施中的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等必将增加对水泥、玻璃等大宗建材产品及非金属建材制品的需求,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也将促进节能减排工程的建设,增加对节能建材产品及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道(PCCP)等输水管道产品的需求。
     不同建材产品在投资计划中的受益程度有所不同,水泥业受惠可能更大。据了解,在水泥需求构成中,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工业及房地产开发所占比例分别为40%、35%、25%左右。预计基础设施建设及新农村建设对水泥的需求都将保持增长,但房地产业低迷将导致水泥需求减少。
    由于4万亿元投资主要为工程建设,每万元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消费水泥量不会较2007年继续下降,可能在1~1.2吨之间。4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若分两年完成,保守估计将每年增加水泥需求2亿~2.4亿吨左右。新增水泥需求与房地产低迷减少的水泥需求相差不大,仅1000万吨左右。这无疑扭转对水泥行业产能过剩、需求不足的担忧,水泥业供求有望基本平衡,水泥业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中国稳定经济、保持增长的决心和信心绝不是凭空的,而是基于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我国基本国情的判断。譬如,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我国拥有13亿人口的广阔市场,投资和消费潜力巨大;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国力也正在不断增强。本次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无论是在系统性还是着力点方面,都较上轮更宽泛,力度也更大。初步匡算,4万亿投资规模,相当于中国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6%左右,相当于中央和地方政府2006年所有开支的总和。
     显而易见,本轮经济刺激计划将对经济增长起到巨大拉动作用。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表示,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足够保证中国经济维持8%至9%的较快增速,中国无需再实施其它的经济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但着眼于拉动经济增长,更强调夯实基础、保障民生,体现了扩大投资与优化结构并举。此举既是解决当前问题的应急之策,更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计。
仔细分析,本轮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比以往更加注重民生。教育、卫生和住房三大民生难题无一不在投资之内;政府还提出千方百计地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城乡低收入者的收入,这将有助于消费的拉动。本轮积极财政政策还辅以增值税转型改革,这比以往单纯发债投资将更具长期性。
     外媒盛赞,从长远看,中国财政支出准备投资的建设项目都是持续和均衡发展所不可少的硬件设施。这些资金都投到了实体经济中,虽然不一定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以后的回报是实实在在的,而且还将惠及未来,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当前,4万亿投资计划正在被迅速落实,其积极影响也正在逐步扩散,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其它领域,对此均有积极响应。更令人称道的是,发改委负责人称,国务院早于上半年就对经济危机进行了部署,因此不会存在乱上项目的现象,所上项目均已进行了可行性研究。而为保证投资质量,有关部门已经组成联合检查组并将对新增投资实施过程进行全程监督。
     十年前,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帮助中国成功战胜亚洲金融危机,并保持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数年。现今,中国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和经验更加成熟,辅以强大国力后盾,我们有理由相信,暴风雨过后,中国将迎来又一个“黄金十年”。
 
                                                                           江苏鹏飞集团 贲道林
                                                                                    2008.11.18
 
相关文章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 向上
Copyright © 江苏鹏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维护:海安双赢网络技术有限公司